乌兹别克斯坦的商事调解特点

树英律师:北京庄和律师事务所主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工商管理硕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疑难案件论证中心主任,企业合规师,潍坊仲裁委、中卫仲裁委、玉林仲裁委仲裁员,北京多元调解中心调解员,中国政法大学等多所院校校外导师、兼职讲师,北京市律师协会刑诉委委员。
执业领域:企业合规法律顾问、刑事辩护。刑事方面,通过把握刑事案件办理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辩点和策略,实现当事人重罪转轻罪、轻罪轻刑、疑罪从无的辩护。主办过多起合规案件、反舞弊案件、重大疑难交叉案件,通过专业沟通,风险把控,系统操作,运用法律武器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联系电话: 010-53381383,400-998-2139

一、商事调解的立法
作为经济高效、灵活便捷且保密性强的替代性争议解决机制,调解在该国商事争议解决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2018 年,乌兹别克斯坦颁布首部商事调解专门法律《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调解法》(简称《调解法》),明确调解定义、商事调解员资格认定、权利义务及调解程序,为商事调解提供法律依据与程序指引。
《调解法》推动了相关法律发展。2019 年,乌兹别克斯坦修正《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典》,明确当事人可通过缔结和解或调解协议解决争议。2020 年,该国通过决议,在国家海关委员会等机构及部分州地方政府设立诉前审查争议机构 —— 上诉委员会,加强调解、仲裁与诉讼的有效衔接。近年来,乌兹别克斯坦商事案件中,商事调解适用比例逐年上升,从 2020 年的 0.5% 增至 2021 年的 1.7%,2022 年进一步达 3.1% 。
二、商事调解的主要内容
(一)商事调解员的资格认定、权利和义务
乌兹别克斯坦将商事调解员分为专业与非专业两类。专业调解员需满足《调解员培训计划》要求,并在登记册登记。依此计划,调解员要完成不少于 72 小时培训课程,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考核。非专业调解员指年满 25 周岁且同意履行职责的人。不过,经授权履行公共职能者(公证员除外)、限制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有未决或已定罪者、已被起诉者不能担任商事调解员。
商事调解员享有知情权,可要求争议双方提供案件相关信息;有召集会议权,能决定与双方同时或分别开会;有建议权,可就争议解决提供口头或书面建议,但采纳与否由双方决定;还有获得报酬权,可要求双方支付合理报酬。
同时,商事调解员要履行中立性、公正性和保密性义务。若调解员向一方提供法律等服务、与调解结果有利害关系、成为一方代表,会影响中立性。公正性要求保障双方平等参与,不得偏袒。保密性要求对调解中知悉的信息保密,除非双方同意披露或法律要求公开。
(二)商事调解的程序
调解的开始和期限:乌兹别克斯坦不存在强制商事调解,调解基于双方合意启动。调解期限原则上依双方达成的调解程序协议确定。为避免拖延和成本增加,《调解法》规定应确保调解程序在 30 天内完成,必要时经双方同意可延长 30 天。
调解员的确认:双方可向塔什干国际仲裁中心等机构申请调解,从机构提供的名单中选调解员;若无法达成合意,则按相关机构规则确认。
组织调解会议:会议流程为,调解员引导双方确认争议、交流主张,分析争议焦点,促使双方深入交流以确定可接受的调解方案。若调解成功,调解员制作调解协议,由双方在规定期限内自愿履行。调解协议无强制执行力,若未履行,一方可向法院申请确认效力并强制执行。
调解的终止:依据《调解法》,出现以下五种情形时调解终止:双方达成并确认调解协议;无法达成协议,调解无实质结果;双方未就争议焦点达成一致但共同决定终止;一方声明不再参加;调解期限届满。
(三)商事调解的费用
根据《调解法》第 28 条,非专业调解员无偿调解,但可要求双方报销差旅费等与调解有关的合理支出。专业调解员可无偿或有偿调解,有偿调解时,除另有约定,费用原则上由双方均摊。
三、商事调解与诉讼和仲裁的衔接
(一)商事调解与诉讼的衔接
原则上,乌兹别克斯坦商事调解在诉讼庭审前进行,以节省双方成本、减轻法院负担。经双方协商同意,法院也可将案件转为调解,此时法院应中止诉讼程序,期限不超 60 天;若在判决执行阶段申请调解,调解程序期限不超 15 天。需注意,第一种情形下,专业或非专业调解员均可主持调解;第二种情形则必须有专业调解员参与。
(二)商事调解与仲裁的衔接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仲裁院法》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国际商事仲裁法》规定,双方可在仲裁程序任何阶段以书面协议请求仲裁庭调解部分或全部争议。参加仲裁案件的仲裁员不得参与调解程序。若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仲裁程序终止;若调解失败,仲裁庭继续仲裁。乌兹别克斯坦的仲裁机构,如塔什干国际仲裁中心,也提供商事调解服务,实践中通过仲裁 — 调解 — 仲裁和调解 — 仲裁等多元模式解决纠纷,为当事人提供更有效的救济途径。
尽管乌兹别克斯坦已建立较完善的商事调解制度,但实践中,在效能发挥及社会认可度方面仍面临挑战。后续可加强商事调解制度宣传,考虑引入强制调解制度,增强合法性与可信度,提升民众认知。同时,积极推动调解数字化发展,增强国际吸引力。




来源:北京庄和律所根据相关会议资料、专家观点汇总整理,欢迎广大网友批评指正
